第九百五十五章身败名裂(2 / 2)

正月不只是过年,还有元宵节。

到了这一天,如果是在皇宫里,朱祁钰会赏赐文武百官和年长的老人一顿宴会,还在午门摆出鳌山灯,让人观看,表示与民同乐。

学生要等到元宵节之后才上课,正月十八才开学;官员则放假三天,从十五到十七。

早在之前,商贩们就已经陆续来到京城,让京城恢复了过年的热闹景象。

“在挂花灯吗?”

朱祁钰笑着走过去,刚才在国子监的烦心事一扫而空。

“父皇!”

朱见济看到父亲,拿着一个小灯笼跑过来,举着说:“父皇,这是我做的,好看吗?”

这是一个简单的球形灯笼,里面是竹条编的骨架,外面包着红纸,红纸上画了几个人影。

“好看。”

朱祁钰对朱见济改口叫“父皇”已经习惯了,六岁的皇子,已经学会懂事了。

虽然只是称呼变了,但朱见济的行为还是孩子气,没有被太多约束。

“嘿嘿,这是父皇,这是娘和姨娘,还有皇奶奶。”

他指着不同大小的人形,最大的那个就是朱祁钰自己,其他的头上都画了个圆圈。

“画得不错,下次别画了。”

朱祁钰捏了捏朱见济的脸,然后走到汪招娣旁边,问道:“元宵节还没到,怎么就挂起灯来了?”

汪招娣挑了挑眉毛,说:“听兴安说,皇宫那边已经开始准备了,我们就拿了一些花灯过来,顺便也布置一下。”

京城的元宵节看灯,不是在民间,而是在午门楼上。

从午门到端门,一百二十丈长的大街上,都会搭起灯棚,其中最吸引人的是鳌山灯,用成千上万盏彩灯拼成一座山,覆盖在午门楼上面,让百姓欣赏。

既然说是和老百姓一起热闹,那天百姓也能走进端门,看看各式各样的花灯。

除了午门楼,东安门的灯市,还有工部、兵部、户部等各个衙门,也都张灯结彩,把京城中心打扮得灯火通明。

朱祁钰伸手拉住汪招娣的手,笑着点头说:“今年不请百官和老人来吃饭,朕有空,要不要一起去赏灯?”

汪招娣听了愣了一下,手轻轻放在肚子上,没想到丈夫会突然这么提议。

她很想答应,但自己怀孕了,实在不方便出门。

“就算了吧,陛下可以带济儿和惠茹妹妹去。”

她知道上元节的热闹,不能因为自己贪玩就冒险。

朱祁钰看着她的动作,这才想起,拍了下额头说:“我倒是忘了,这里面还有一个小宝宝。”

说完,他蹲下来,把耳朵贴在汪招娣的肚子上,对着里面的小生命抱怨道:“都是你,你娘才不能出去玩。”

“别闹!”

汪招娣脸红了,想把他头推开,但又不敢太用力。

一旁的朱见济双手捂着脸,从指缝里偷看,笑着说:“弟弟快出生了,就能一起去看灯了。”

话刚说完,就被汪招娣瞪了一眼,朱见济立刻闭嘴。

其他人则假装没看到。

上元节这天,京城特别热闹,各地的商贩都在忙着赚钱。

有钱的人也愿意花钱。

从早上开始,空气中就弥漫着烧纸钱的味道。

王府里也有节日气氛。

但在家主的书房里,却一点节日的感觉都没有。

桌上放着一叠文件,兴安站在旁边,一句话也不说,朱祁钰则仔细地看着巡查组送来的报告。

归还被侵占的田地看起来挺顺利,都是些小地主,仗着势力欺负人,被人举报后直接抄了家。

但在这许多文件中,朱祁钰只看了三份。

“唐六顺、王喜儿、胡添财,他们的安置费要给够,还要保护好他们。”

过了很久,朱祁钰才开口说道。

巡查组是明着查,可还是有三个东厂的人死于小地主的报复。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东厂派出的人,其实不只是表面的那些人。

“陛下,北边有龙虎山的张家,南边有山东曲阜的孔家,这两处都不好对付。不过,伊王是不是太不自量力了?”

(https://www.mbaoga.cc/47457_47457475/46792058.html)

www.mbaoga.cc。m.mbaog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