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是裴玉琴的父亲裴绍所赠。
另一枚则是从那件所谓“汝窑”笔洗上取下来的,取这枚瓷片的就是蓝雅,也难为她一夜的功夫就把这枚瓷片完美的取了下来。
茶几上早就摆好了数码相机与笔记本电脑,沈愈先给笔洗拍了十几张照片,然后三枚瓷片也各自拍了十几张。
这一切做好后开始把图片上传电脑,电脑中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只有沈愈定制了一个付费软件,是请人专门为修补摔坏的瓷器开发的。
虽然买这个软件贵的很,但是很好用,短短几分钟后沈愈就面带喜色的重重吐出一口气。
没有任何问题!
笔洗与三枚残片可说严丝合缝,目前还缺一块大约四厘米宽,一根手指长的瓷片。
若再找到这枚瓷片的话那么基本就可以组成一件完整的柴窑整器。
当然,这个难度很大,无异于大海捞针。
但也不是没有机会,因为柴窑的碎瓷自古就是价比黄金,有人得到后就没有不重视的。
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自斟自饮,沈愈梳理着昨天晚上发生的那件事。
平白无故送给他一副价值千万的珍贵书帖不说,很明显那个董芸儿的所谓师父还跟风爷认识,或者说至少知道风爷的一些消息。
要不要顺着董芸儿这条线查一查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风爷?
楚州有不少的私家侦探,东江就更多了,拿出一笔钱查查对方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转念想想,自己与董芸儿不过是一面之缘人家就给了自己这么大一个恩情,若自己再找人追踪人家这就有点恩将仇报的意思了。
想到这里沈愈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
将杯中茶一饮而尽,沈愈开始收拾茶几。
嗡!
刚把柴窑笔洗与残片锁进保险柜,茶几上的手机就震动了起来。
是个非常陌生的电话,号码很吉利,139+东江区号的后边是一大串的数字6。
“东江的手机号,会是谁呢?”
嘀咕了一句后,沈愈摁下了接听键。
接听后,听筒里传来了一个很是爽朗的笑声,“小沈啊,今天有时间吗?”
这个声音有些熟悉,但一时半会沈愈也没能想起对方是谁来。
也许感觉到了沈愈这边的沉默,“听出老头子声音了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次沈愈马上就听出来了,此人当是东江宝玉石协会会长,东江收藏协会副会长,同时也是东江乃至江南省顶级富豪的吴犇,吴老。
沈愈赶紧道歉,“不好意思吴老,刚才晚辈确实没有听出是您来,不过现在听出来了。”
吴犇再次大笑:“好你个小沈,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