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还得对画的作者足够了解。
可惜,沈愈对牧溪禅师的了解并不多!
首先,他知道一首古诗,《题牧溪山水》【高林众木秀,延眺极秋阁;川明宿雾敛,岩迥飞淙落。】
写牧溪生平的,沈愈只在元代一本名为《松斋梅谱》的古籍上看到过一些简短的介绍。
南宋宁宗皇帝在之时,蜀地一户李姓人家喜得麟儿。
此子自幼聪慧过人,性情直爽,年少之时埋首四书五经,孜孜不倦地反复攻读。
凭借着过人的才智和不懈的努力,成功考取举人功名。
然而,牧溪的才华并不仅仅局限于学问之上。
他的画技在此时已然非常出色。
山水猿鹤,栩栩如生。
禽鸟树石,各具神韵。
神龙墨虎,威风凛凛。
绍定四年,牧溪为躲避战乱,不得不前往南宋京城。
然而,让人惊讶的是,到了京城后,他竟然放弃仕途遁入空门为僧。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古籍上没有详细记载。
或许是看透凡尘俗世,或许是厌倦仕途,从此成为京城长庆寺的一名杂役僧人。
遁入空门后的牧溪画风大变,他开始追求墨色淡雅的简约之美,甚至作画可以不用毛笔,用蔗渣草结就可以随笔点墨。
大道至简。
到了后来,牧溪竟然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