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拜王匡为师,自然是一点不亏。
而王匡,更不会吃亏。
这一年方才十八岁的马超,不仅认下王匡这位实力雄厚的诸侯作为师父,还白得一个出身四世三公之门的师兄,袁熙。
这些都是人脉,都是资源。
事后王匡每每思及此处,都不免心生感慨。
他想,若当年在县里为吏时,也能有位高权重的长官愿意收他为徒,他在那小县之中的前程,又该是何等顺遂?
更何况,如今他王匡的身份,早已今非昔比。
执掌关中,手握重兵,说是军区总司令一级的人物,也毫不为过。
到了这个位置,莫说县衙,就是省部一级,也不过是他棋盘上的棋子,前程岂止是“坦途”二字可以概括?
他想要得到的,是一员绝世虎将的忠诚,更是扶风马氏一族的支持与助力。
要知道,此番跟随马腾来到长安的部众,其实并非马腾麾下的全部实力。
远在陇西的根基之地,尚有万余精锐镇守老家。
身为昔日讨董联盟的十八路诸侯之一,马腾自有其深厚底蕴和身家资本。
哪怕是王匡,如今看待马腾,也是以盟友之礼相待。
只不过眼下,两人之间,终究是以王匡为主导。
这一日,王匡巡视新兵操练,见诸营训练有法、进退有度,心下稍安。
为激励士卒斗志、提振全军士气,他决意在六月于长安城中,举办一场“关中武道大会”。
主意既定,王匡便召集麾下各军主将,包括段煨、马腾等人在内,新近归降的樊稠亦在其列。
“诸位!”
王匡开门见山,声音沉肃,“我素闻关中之地,民风彪悍,尚武成风。如寿成兄与孟起这般大将之才,便是明证。”
他目光扫过帐中诸将,续道:“我有意在长安举办一次‘武道大会’,选拔军中英杰、民间壮士,诸位意下如何?”
最先出声附和的,自然是王匡的嫡系部下。
高顺、于禁、荀攸等人纷纷拱手:
“主公此议,实乃关中盛事!正可彰显我军武德,亦是我等武人之福!”
马腾亦随之应和,故作苦笑,摇头叹道:“将军若真办成此如此盛事,我家那小子怕是第一个就要冲去报名!我这个做父亲的,自然不会拦他。”
段煨见众人相继表态,也便不再犹豫,出言支持:“早就听闻将军在河内时便曾兴办此类比武大赛,别具一格,末将能得亲眼一见,实乃幸事!”
见帐中众人一致赞同,王匡面露满意之色,当即拍板:
“既然如此,此事便定下了。”
“就以六月初八为期,在长安城内,举办这场‘关中武道大会’,广纳贤才,选拔将星。”
他略一沉吟,目光转向一侧:“至于大会总提调、主考官一职……”
众将屏息,王匡微微一笑:“便由徐晃担任,其余诸将,从旁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