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领旨!张亮领命后,迅速出帐筹备。
随后,李世民又对后勤补给、情报收集等事宜做了详细安排。
部署完毕,他环顾四周:此次战役,关乎大唐边疆安宁,望诸位同心协力,一举荡平高句丽!
众将齐声高呼:愿为陛下效死!
次日清晨,唐军营地号角齐鸣,战鼓震天。李绩率领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乌骨城下。
他们摆出强攻的阵势,云梯、投石机等攻城器械一应俱全。
盖苏文站在城头,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唐军,心中暗惊。他刚接到密使被截杀的消息,正犹豫是否回师,唐军便发动了猛烈进攻。
李绩深知李世民的战略意图,并未全力攻城,而是采用骚扰战术。
白天,唐军轮番攻城,喊杀声震天;夜晚,则派小股部队袭扰,让高句丽守军不得安宁。
盖苏文被拖得焦头烂额,既担心都城局势,又不敢轻易分兵回援,陷入了两难境地。
与此同时,程咬金率领的三万骑兵悄然绕到乌骨城后方,设下埋伏。
当盖苏文派出的一支千人骑兵试图秘密回援都城时,程咬金一声令下,伏兵四起。唐军骑兵如猛虎下山,高句丽骑兵毫无防备,很快便被击溃。
消息传回乌骨城,盖苏文心如刀绞,却也只能望洋兴叹。
在海上,张亮率领的水军一路乘风破浪,直逼高句丽西海岸。他们沿途耀武扬威,虚张声势,让高句丽后方守军人心惶惶。
高句丽朝廷本就因政变而人心不稳,此时又面临唐军海上威胁,根本无暇顾及盖苏文。
在李世民的精心谋划下,盖苏文被困在乌骨城,进退不得。
而在高句丽都城,政变后的贵族势力虽然掌控了局势,但面对唐军的强大攻势,同样束手无策。他们派出的议和使者,都被李世民断然拒绝。
此时的辽东大地,战云密布。李世民坐镇中军,密切关注着战局的每一个变化。
他知道,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等盖苏文的军心彻底动摇,便是唐军发动总攻,一举平定高句丽的最佳时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乌骨城内的高句丽守军渐渐士气低落。
他们既要面对唐军的不断进攻,又听闻都城变故,不知家人安危,人心惶惶。
盖苏文看着日益消沉的将士,心中充满了绝望。他明白,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正在这场内外交困的危机中逐渐崩塌。
而在大唐军营中,李世民与众将领正在商讨最后的总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