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清漪并未答话,但是其脸上分明露出了几分期待。
陈唱清清嗓子说道:“话说有一天,诸葛亮到东吴作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其实,这是诸葛亮先生要掂掂东吴的分量,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
“那宝塔要求非常高啦,单是顶上的铜葫芦,就有五丈高,两千多公斤重。孙权被难住了,急得面红耳赤。后来寻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铜葫芦模型的人,便在城门上贴起招贤榜。”
“时隔一月,仍然没有一点儿下文。诸葛亮每天在招贤榜下踱方步,高兴得直摇鹅毛扇子。”
“那城门口有三个摆摊子的皮匠,他们面目丑陋,又目不识丁,大家都称他们是‘丑皮匠’。他们听说诸葛亮在寻东吴人的开心,心里不服气,便聚在一起商议。”
“三人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终于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个葫芦的样子。然后,再用牛皮开料,硬是一锥子、一锥子地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在浇铜水时,先将皮葫芦埋在砂里。这一着,果然一举成功。”
“诸葛亮得到铜葫芦浇好的消息,立即向孙权告辞,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
“于是后世便开始流传了这句谚语,意思是三个普通的人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
楼清漪的目光清亮起来,不过她读的《三国志》中可从来没有关于这一段的任何记述。
陈唱似乎是看出了她的心思,便道:“其实吧,臭皮匠和诸葛亮是没有丝毫联系的,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他给自己又倒了一杯茶,喝完之后说道:“我费了这么多的口舌,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楼清漪婉儿一笑:“故事听起来倒甚是有趣。”
故事有趣,故事背后的意思呢?
人家这仍然是对自己不信任啊,不信任他的能力,陈唱如何听不明白。
“那些十分的可恶!”楼清漪脸上的笑容骤然消失,俏脸上浮现出几丝恼怒,“竟然用低价雇佣从我们楼家租种田地。此次重新对天地进行分配,就是要让他们的奸计再也无法得逞。”
陈唱望了楼清漪一眼,不着首饰,秀发鸦黑,那俏脸就像一朵冉冉浮于水面的净莲,清纯秀美,惹人怜惜。
楼清漪原本以为陈唱会接着自己的话茬问下去,可是却见到陈唱从腰间小鱼袋里掏出一只木叶蚱蜢,递了过来。
楼清漪美目瞪得滚圆:“你这是?”
“送给你把玩的,小鱼儿也有一只。”
这是陈唱路上摘取细长树叶编就的,栩栩如生。
楼清漪对木叶蚱蜢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