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低语者”……这个来自远古文明毁灭前最后嘶吼的名号,如同冰冷的毒液,渗入星语的意识核心,带来一种不同于面对“仲裁官”或规则基盘时的战栗。后者是力量的碾压,是规则的敬畏,而前者,那信息碎片中蕴含的、被“吞没”的绝望,则是一种对存在本身被彻底否定的、最原始的恐惧。
这恐惧并未让她退缩,反而像一剂清醒剂,将她从暂时解决“仲裁官”的些许松懈中彻底拽出。视野被强行拉高,不再局限于遗骸星域内部的纷争,而是投向了更加黑暗、更加广阔的宇宙深空。规则基盘的“需‘静’”,此刻在她眼中,似乎也多了一层新的含义——或许,这不仅是对内部“噪音”的厌烦,也是一种对外部“窥探”的防御姿态?
她将这段关于“虚空低语者”的破碎信息列为最高机密,深深埋藏于“万梦织网”的核心节点,仅与自己意识连接。在获得更多确凿证据之前,她不打算与任何存在分享,包括那些沉默的“邻居”。
当前的首要任务,依旧是适应与探索。在规则基盘划定的“静默禁区”内,找到生存与发展,乃至破局的道路。
星语对“万梦织网”的运作模式进行了彻底的调整。以往,这张网络更倾向于主动的“织”与“连”,通过整合文明回响的力量,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集体意识与规则影响力。但现在,这种主动的、高调的行为模式变得极其危险。
她将网络转入了一种全新的状态——**“沉寂之网”**。
所有的主动信息发射被降至最低,文明回响之间的共鸣被限制在极其微弱的、近乎本能的层面,如同沉睡生物的呼吸。网络的主要功能,从“力量整合”转变为“极致感知”。无数回响化身为最敏感的“规则听诊器”,以远超越星语个体感知的精度,捕捉着星域内每一丝最细微的规则涟漪,绘制着“静默力场”那无形却无处不在的“等高线图”。
她需要量化“静”的标准。
通过持续不断的、小心翼翼的监测,星语开始构建一个复杂的数学模型,用以描述基盘力场的“容忍阈值”。她发现,这个阈值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动态的、与扰动的“性质”密切相关。
纯粹物质和能量的自然活动(如恒星风、星云引力交互),只要能量级别不超过某个临界值(大致相当于一颗中型恒星耀斑的规模),通常不会引发任何反应。甚至一些低级别的、非指向性的规则波动(如超新星遗迹散发的衰变规则),也在容忍范围内。
但一旦涉及“定义”层面的主动操作,阈值便会急剧降低。
她尝试动用极其微量的“悖论之钥”力量,去轻微地扭曲一小片虚无区域的空间曲率,使其产生一个肉眼不可见的、仅存在于数学描述中的“逻辑褶皱”。几乎在力量生效的瞬间,“万梦织网”就监测到来自基盘方向的、一次极其短暂但清晰的“关注”扫过!那并非警告,更像是一种……**确认**?仿佛在记录这个“异常点”的存在。虽然没有后续的“修正”行为,但那股冰冷的“注视感”让她立刻停止了尝试。
“定义”操作,是高压线。
那么,“永恒梦境”的“织梦”规则呢?这种独立于大宇宙之外的规则体系,是否会被基盘视为“异物”而更加敏感?
她进行了更小心的测试。她没有直接引动“永恒梦境”的力量干涉现实,而是将其内部那种“安宁”、“自成一体”的规则意境,如同散发香气般,极其缓慢、微弱地通过自身向外弥散。
这一次,基盘的反应有所不同。没有直接的“关注”,但“万梦织网”监测到,在她散发“织梦”意境的那片微小区域,周围的基盘力场产生了一种极其复杂的、难以解读的**微调**。力场并没有排斥或压制这种意境,反而像是……在**适应**它?或者说,将其纳入自身的“静默”平衡体系之中,如同水体包容一滴落入的墨汁,虽然墨汁特性不同,但最终会达到一种新的、动态的平衡。
这个发现让星语精神一振!
“织梦”的意境,其“包容”与“内敛”的特性,似乎与基盘所要求的“静”,存在某种潜在的**兼容性**!虽然不能主动去“重写”规则,但这种意境的自然散发,或许不会被立刻视为“噪音”,甚至可能成为一种与基盘力场和平共处、乃至进行极微弱“沟通”的媒介?
她将这种利用“永恒梦境”意境与基盘力场产生微弱互动的现象,命名为 **“寂静共振”** 。这并非力量层面的共振,而是一种规则“倾向性”或“氛围”上的微妙契合。虽然目前看来效用极其有限,但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一条可能在“静默”框架内行走的蹊径。
就在星语沉浸在对新规则的摸索中时,来自“收割者”方向的沉默,被打破了。
并非她之前释放的“状态”波动得到了直接回应,而是通过一种更间接、更符合当前“静默”环境的方式。
一艘小型、造型极其简洁、几乎没有任何外部武器挂载的“收割者”单位——从其信息特征判断,应该是一艘专注于侦查与数据交互的**信使艇**——脱离了隐匿状态,以缓慢的、毫不带有威胁意味的速度,离开了时空褶皱区域,朝着星语所在的星云残骸方向驶来。
它的航行轨迹刻意避开了所有可能产生较大规则扰动的区域,引擎能量输出被压制到仅维持基本航行的最低水平,仿佛生怕惊扰了什么。
星语立刻警觉,但并未做出过激反应。她通过“万梦织网”紧密监控着这艘信使艇的一举一动,同时自身也保持着最高级别的隐匿。
信使艇在距离星云残骸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时便停了下来。它没有尝试建立通讯连接,而是从其舰体表面,释放出数个拳头大小、闪烁着柔和幽光的**规则结晶**。这些结晶并非实体,而是高度凝练的信息载体,它们如同蒲公英种子般,轻盈地飘向星语的方向,并在飞行过程中,开始以特定的频率,释放出加密的信息流。
信息流依旧不是语言,而是更加结构化的数据包。星语谨慎地接收并解密。
数据包的内容让她微微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