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卿一针见血!”
啧啧,很多人惊讶得瞠目结舌,郑芝龙的事迹多少听闻过一些,可真没想到竟如此兵强马壮。
其实崇祯是根据历史轨迹来说的,温体仁和锦衣卫传回不少情报,时日尚短并没有这般全面,当下还不是郑芝龙最巅峰期,到后来的隆武手里时,才是那枭雄事业之巅。
见多数文武都还处于震惊状态,黄蜚更是有点自惭形秽,崇祯接着道:
“因此,海贸能带来巨大之利益,朕预估,郑家家产至少可折合白银3000万以上,用富可敌国来形容毫不为过!
现在贺爱卿之疑问来了,还是毕爱卿那句话,在商言商,我朝之货物,外藩求之不得,红毛诸国争先恐后与地方军阀走私,难道不愿与朝廷堂堂正正贸易吗?
倘若朝廷全面开海,直接下场的同时鼓励广大商贾积极响应,朝廷名正言顺收取相应税收,那该是何番局面?
外藩带来之白银,各种实用之西洋器物,我朝没有之民生产物,以及南洋之粮米,均为我朝急需,此举将直接改变朝廷财税现状,我大明方具备令四夷臣服之真正实力!”
崇祯将海贸说了个底朝天,这些数据与信息必须灌输,深信足以让在场臣子们颤抖。
臣子们确实颤抖了,郑家居然这么多钱,海贸利润竟然如此之大,那可相当于一年半财税总和啊。
郑芝龙虽已归附朝廷六七年,可毕竟是地方军阀,万一尾大不掉该如何是好,赚那么多钱,大明士大夫完全就是坐井观天,朝廷的确应该做点什么。
崇祯刻意给臣子时间消化,准备待其缓和一阵后再接着说,这时贺世寿再度拱手: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爱卿直说便是!”
“臣遵旨!”
今天这氛围特别融洽,一干大佬发言毫不避讳,天子又这般耐心,贺世寿的胆子也变大了。
“陛下,我朝商人高出多倍价格卖予红夷番,那些红夷番如何赚取银钱呢?蛮夷国民又如何能够接受高价呢?”
“哈哈哈...”
崇祯大笑,这贺世寿有点意思,他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