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应当看过我编写的《《几何原本》,序言中有一段话:顾惟先生之学,略有三种:大者修身事天,小者格物穷理,物理之一端别为象数,
这里的象数就是指以数学为核心的工具性学科,和格物穷理联系在一起,就是代指的科学。”
众人恍然大悟,没有想到科学一词竟然是这么来的。
“说完了科学,咱们再说说工程!”
徐光启再次在木板上写下了Ingeniator:“这个词依旧是起源于拉丁语,大致意思是聪明的、有创造性的,但在使用的时候通常特指设计、建造和操作,
结合我们刚刚对人才的定义以及技术的场景,那工程一词是不是就非常的贴切?”
众人再次点了点头,小声的议论着。
对皇帝的崇敬之情如高山仰止,他们是真的没有想到皇帝对这些竟然有如此深的研究。
崇祯则是有些懵逼,他取科学的本意有两点,一是后世的习惯,二是分科之学的简称,毕竟学术研究有很多科目。
其实科学在华夏对应的应该就是格物了,但叫起来有点怪怪的感觉,所以干脆照搬后世的叫法。
其次则是工程,这点依旧是两点,一是后世习惯,二是取自实践和操作的意思,建筑工程、民生工程等等都是操作的意思。
他是真没有想到徐光启竟然是这么解释的。
但想了想估计科学和工程一词的来源应该就是如徐光启所说的这个样子,后世的科学期刊可能也是这么来的。
不过所谓,反正现在是大明先用,那大明是创造者。
“解释的很到位!”
崇祯也没有多作解释,而是继续道:“朕来说说朕对科学研究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的理解和区别。
主要是从核心目标、工作性质、成果形式、思维模式、所需知识、驱动因素、时间周期、不确定性等八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两者都是顶尖人才,这是毋庸置疑的,没有高下之分,但他们的工作侧重点和贡献性质有本质区别。
第一,核心目标,科学研究者核心目标是探索和发现未知规律,诸如哥白尼发现的天体运动等,而工程技术者是创造和构建未有之物,诸如王徵的风力取水车等;
从主要问题上分析,前者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后者解决怎么做和如何做得更好。
朕拿热气球来距离,朕提出了热气球能飞上天,起飞的条件是什么、载重多少,这些和什么因素有关系,为什么能飞上天,推导出一系列的数据,
而火器研究院要做的是在朕提出的理论基础上解决用什么的材质、方式等将朕的这个理论做的更好、更安全。
朕说的这些,诸位能听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