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势必达成(1 / 2)

筹谋至今,不见血的厮杀在冬日再次展开。正如此时,火炉燃烧着,阳光洒在她的身上,青衫正和外地来的商人讲解着一切,而这些人对她的本心又能理解多少呢?

“并不是每一个商人都能来此处,我多方打听知道在座的诸公让利于民,积攒下手里的这份家业都不容易,你们是真正公道的商户,难道不想光明正大的行商运货,以后不再被层层盘剥,关关让利。”

院中坐着近二十名商人,都是从底层一点一点摸爬出来的,他们饱受欺辱都有一把心酸,青衫说的再多于他们而言是筹码,真正打动人心的还是利益。

“数年前我在南方买了数块茶园,专练种茶炒茶,如今囤积的茶砖能供应一条新的商道,诸位若加入进来,我将所有利润分给在场的诸位。”

“至今我收拢的盐厂近百家,可维持市面盐价不变。粮产更无忧,有南洋数国在,就算遇到灾害饥荒,也不会让中原的粮价波动甚大。”

“此战将军大胜,对我们而言是天时地利,如今只差人和。“两粮”、“两布”、“两油”、“两器”均握于我手,最该“通商互市”。”青衫带着蛊惑的声音传进商户耳中,和官方合作,没有人会不心动,

经过两天的紧急讨论,胡洲把签好的契书递进来:“这些商户在场上浸淫已久,如今为利而来,若哪天有了变化,恐会各顾前程。”

青衫指着签字画押地方,似笑非笑的看着胡洲:“前怕狼后怕虎,可不太像你。”

胡洲挠挠耳朵,他就是试探一下:“你知道就行。”

“这些商户将迎接第一波阻力,让人盯好了,不管被冲成什么样子,都要迅速整合起来。”

“抗住这波冲击潮,先做强,后做大,把敌人挤下去。“

只有如此,才能让更多平常之人来到高处,才能促进经济贸易的大发展。经济上来了,才能看到百家争鸣,催生出繁华的百家文化。

青衫的手压上这叠契约:“我要让粮油、丝绸、瓷器、食盐、药材、皮毛等各色商队走遍乾国内外,要将钱庄、当铺、票号、镖局开遍天涯海角。”与北地通商利在当下,功劳在千秋,她一定要做成。

巡视室内,算盘声此起彼伏,每张长桌前都坐着一个她熟悉的人,每人对应一个模块。这些人都是从泸州就开始跟着她,忠心不容置疑。

新朝初始,凝聚力最强的时候,她等了十数年的时机终于到了。若等到新贵享受到权势带来的益处,就不会在这般轻易的放权。蛋糕是有尺寸的,啃食的人越多,分到手中的糕块就越小。封建时代下,富裕生活靠更多的压榨才能维持住。

数十年布局绝不能败在世族手上,能截断的应当机立断,截不了的节点后面支援顶上来,全国的物资、所需要的资金不能吝啬。

牵一发动全身,这是她第一次向世家大族发动攻击,不知道这些百年积攒的世家是否已经发现。只要有一处知晓,凭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面对的就不仅是一地的商贾,先探探世家官僚的底气有多深,趁着此机会用百分意气截断西北之地。

江南地区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要靠诸位运到北地,等到了关外,再把北地的牛羊、驼马、人参、鹿茸等运往南方。

远道而来的商户要回去运货了,青衫亲自送他们出门:“此行先祝各位一路顺风,我在伍门关等着你们满载而回。”

“我青衫以命起誓,伍门关通商互市势必达成。”

“青衫。”胡洲没想到青衫会说出以命起誓的话,开“关”门罢了,何至于此。

郭长鸣此时才明白青衫要做什么,他这几天都在思考,他果真不如她啊。

此话传到了李东风耳中,两人白天各忙各的,只有晚间才能安静说会话。

“他们所有人的性命也抵不过你一人,以后这些没轻重的话少说。”

青衫点点头:“各处来的商户如同散沙一般,我不带头说些重话怎能约束起来。为防以后有人破坏互市,先向将军求个口谕。”

“嗯,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