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强父弱的局面一旦出现,康熙的疑心就不会消弭,尤其胤礽被废后,更是不减反增。
尽管雾里看花似的梦境对他的影响微乎其微,康熙却坚信世间巧合难逃人为。是以年家上上下下他都派暗卫细查了一遍。
远在四川的年羹尧办差兢兢业业,配合岳升龙剿抚有功,上奏时长篇大论中没少挂念年氏。
私下不仅未与胤禛相交,和胤禩的联系也断了,多少有了点纯臣的影子。能臣识趣,这也是他愿意出面保年氏的原因。
(一点私设,历史上年羹尧听说罗都已擒就撤回了成都,后面还被川陕总督弹劾了。)
加之胤禛的做派狠辣异常,禁了足不反省一二,频频动作,比老大还不知死活。
“太子肆恶虐众,胤禔饮酒作乐,胤禛谋于后宅,胤禩倒安分了不少……朕是不是对这些儿子太宽容了?”
康熙在奏折上写下朱批,这掌握生杀的权力圣人亦难以免俗。
梁九功只把自己当个聋子,要他说皇上愁来愁去全是儿子生多了也活多了。依世祖爷,皇上就该急了。
年羹尧能老实地做个纯臣,自然是年世兰提前和他通了气。
作为她最在乎的亲人,王府养胎时她就让年家人送了两封信到四川。信上她做了些手脚,确保真正的内容不会被年羹尧以外的人看见。
谨小慎微的年遐龄和老谋深算的年希尧虽存真心却仍求利。年家上下终究只年羹尧一人不将利益与她捆绑。
所以年世兰投桃报李,在第二封信中附了一枚商城出品的平安符,可护年羹尧化险为夷。
关于德妃和胤禛的谋算,她也全数据实以告,且着重表达了她所托非人的心殇。
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年羹尧看完信后心疼地几宿没睡好不说,当天夜里骑上马跑去无人处大骂了胤禛及他祖祖辈辈一晚上。
不是年世兰在信上严词勒令年羹尧加以忍耐,称小不忍则乱大谋,他怕是立即买凶杀人了。
有了这前置条件,爱新觉罗氏在年羹尧心中成了没一个好东西的穷凶极恶之徒。管他胤禩胤禛,都滚!